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教育局对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5:25: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4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教育局对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教育局对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 各地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我委《关于坚决纠正中小学乱收费的通知》(教财〔1993〕61号)两个文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创造了一些好的作法。北京市教育局实行的中小学统一收费卡制度,使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划清了哪些是合理收费,哪些是不合理收费的界限,使收费工作更加规范化,透明度强,反映较好。
现将《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京教财字〔1994〕11号)转发给你们,供参考。
农村地区一般不要要求统一购买校服,也不要统一实行课间加餐和营养餐制度。
各地对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要提高认识,继续抓紧抓实,完善检查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取得新的成果。
附件:京教财字〔1994〕11号文


(京教财字〔1994〕11号)(1994年2月2日)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收费管理工作,决定自1994年2月起,全市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小学收费卡内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均由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审定。各中小学执行收费时,要严格按收费卡内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要求办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二、中小学收费卡内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分为三类,即规定性收费、代收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收费卡分小学、中学(含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两种。
三、中小学收费卡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印发。
四、中小学收费卡分别发至全市中小学生(含职业高中)每个学生一份。学生家长按收费卡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为学生交纳应交的费用,学校在收费时,需向家长另附本校本学期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通知单。学生交纳费用后,学校要给学生开具正式收据。学校收取的各项费用,纳入学校财务管理。
五、本通知发至各中小学校(含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校),自1994年2月起执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小学统一收费项目、标准卡(北京市教育局制定)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京教财字〔1994〕11号)要求,特制定本卡:
1.中小学收费卡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均由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审定,各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2.本卡分别发至全市中小学生,每个学生一份(含职高),同时学校另附本校本学期收费清单,学生家长根据学校收费清单对照本卡规定项目和标准,为学生交纳应交费用。
3.本卡只限1993~1994学年度第二学期使用,执行中有关问题,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4.本卡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
一、规定性收费
----------------------------------------------------------------------------
| | | 收费标准 | |
| 收费项目 | 单 位 | | 备 注 |
| | | (元) | |
|----------------------|------------|------------|--------------------|
|1.杂费 | | | |
| 城镇地区 | 生/学期 | 10 | |
| 农村地区 | 生/学期 | 4 | |
|2.报名费 | | | |
| 小学入学 | 生/次 | 0.50|新生入学 |
| 报考初中 | 生/次 | 1.50|毕业班 |
|3.借读管理费 | 生/学期 | 80 |非本市户口学生 |
|4.课后管理费 | 生/月 | 3~5 |1--4年级自愿原则 |
|5.体检费 | 生/次 | |按有关规定收费 |
|6.学前班保教费 | | | |
| ①远郊区县:农村 | 生/月 | 20 | |
| 城镇 | 生/月 | 25 | |
| ②城近郊区 | 生/月 | 30 | |
----------------------------------------------------------------------------
二、代收性收费
----------------------------------------------------------
| 收费项目 | 收费标准 | 备 注 |
|----------------------|----------------|------------|
| 1.教科书、教材 |按定价收费 | |
| 2.作业本、练习册 |按定价收费 | |
| 3.毕业证 |按定价收费 | |
| 4.成绩册 |按定价收费 | |
| 5.学生证 |按定价收费 | |
| 6.保健费 |按有关规定收费 | |
| 7.校服 |按成本收费 | |
| 8.小黄帽 |按定价收费 | 城镇地区 |
| 9. | | |
|10. | | |
----------------------------------------------------------
三、服务性收费
------------------------------------------------------------------------------
| 收费项目 | 单 位 | 收费标准 | 备 注 |
|----------------------|------------|----------------------|------------|
| 1.热饭费 | 生/月 |按实际支出核算 | 自愿原则 |
| 2.伙食管理费 | 生/月 |伙食费10%~15% | 自愿原则 |
| 3.课间加餐费 | 生/月 |按实际支出核算 | 自愿原则 |
| 4.学生住宿费 | 生/学期 |25元~50元 | 自愿原则 |
| 5.自行车存车费 | |按实际支出核算 | 只限校外 |
| 6.保险费 | 生/年 |5元 | 自愿原则 |
| 7.组织学生活动 | |按实际支出核算 | |
| 8.报刊杂志 | |按定价收费 | 自愿原则 |
| 9. | | | |
|10. | | | |
------------------------------------------------------------------------------

北京市中学统一收费项目、标准卡(北京市教育局制定)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实行统一收费卡制度的通知》(京教财字〔1994〕11号)要求,特制定本卡:
1.中小学收费卡所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均由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审定,各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2.本卡分别发至全市中小学生,每个学生一份(含职高),同时学校另附本校本学期收费清单,学生家长根据学校收费清单对照本卡规定项目和标准,为学生交纳应交费用。
3.本卡只限1993~1994学年度第二学期使用,执行中有关问题,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4.本卡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
一、规定性收费
----------------------------------------------------------------------------------
| | |收费标准| |
| 收费项目 | 单 位 | | 备 注 |
| | |(元) | |
|----------------------------|------------|--------|------------------------|
|1.杂费 | | | |
| ①初中:城镇地区 | 生/学期 | 15| |
| 农村地区 | 生/学期 | 8| |
| ②高中、职高 | 生/学期 | 15| |
|2.学费:高中、职高 | 生/学期 | 15| |
|3.报名费 | 生/次 | 12|升学报名收费 |
|4.借读管理费 | | |非本市户口学生 |
| ①初中 | 生/学期 | 100| |
| ②高中 | 生/学期 | 150| |
|5.体检费 | | |按有关规定收费 |
|6.报考高中体育加试费 | 生/次 | 2| |
|7.专业加试费 | 生/科 | 2|报考师范、职高部分专业 |
|8.高中毕业会考试卷费 | 生/科 | 2| |
|9.职业高中自费生收费 | | | |
| 工科、医药、艺术 | 生/年 | 650| |
| 农林、体育、师范、财经 | 生/年 | 550| |
| 政法、其他 | 生/年 | 450| |
----------------------------------------------------------------------------------
二、代收性收费
----------------------------------------------------------------
| 收费项目 | 收费标准 | 备 注 |
|----------------------------|----------------|------------|
| 1.教科书、教材 | 按定价收费 | |
| 2.作业本、讲义费 | 按定价收费 | |
| 3.毕业证、学生证 | 按定价收费 | |
| 4.成绩册 | 按定价收费 | |
| 5.校徽 | 按定价收费 | |
| 6.劳动技术教育实习费 |按实际支出核算 | |
| 7.保健费 |按有关规定收费 | |
| 8.校服 | 按成本收费 | |
| 9.小黄帽 | 按成本收费 | 城镇地区 |
|10. | | |
|11. | | |
----------------------------------------------------------------
三、服务性收费
--------------------------------------------------------------------------
| 收费项目 | 单 位 | 收费标准 | 备 注 |
|------------------|------------|----------------------|------------|
|1.热饭费 | 生/月 |按实际支出核算 | 自愿原则 |
|2.伙食管理费 | 生/月 |伙食费10%~15% | 自愿原则 |
|3.学生住宿费 | 生/学期 |25元~50元 | 自愿原则 |
|4.自行车存车费 | |按实际支出核算 | 只限校外 |
|5.保险费 | 生/年 |5元 | 自愿原则 |
|6.组织学生活动 | |按实际支出核算 | |
|7.报刊杂志 | |按定价收费 | 自愿原则 |
|8. | | | |
|9. | | | |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契税政策若干执行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契税政策若干执行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9]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已发布实施,根据各地在政策执行中反映的情况,经商财政部同意,现就若干具体问题明确如下:
  一、财税〔2008〕175号文件第二条中规定的“股权转让”,仅包括股权转让后企业法人存续的情况,不包括企业法人注销的情况。在执行中,应根据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的登记认定,即企业不需办理变更和新设登记,或仅办理变更登记的,适用该条;企业办理新设登记的,不适用该条,对新设企业承受原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应征收契税。
  二、财税〔2008〕175号文件第二、三、四条中的“企业”,是指公司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三、财税〔2008〕175号文件第七条中规定的“行政性调整和划转”,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资产划转。
  四、以出让方式或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承受原改制重组企业划拨用地的,不属于财税〔2008〕175号文件规定的免税范围,对承受方应征收契税。
  五、《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以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移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9号)自文件发布之日起执行。
  六、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06〕41号)规定,《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4号)于2008年12月31日执行期满。自2009年1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契税政策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国税函〔2006〕844号)相应停止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杭州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1998年6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发布,根据2011年2月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62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及处理办法〉等32件市政府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一次修改,根据2012年5月1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征管暂行规定〉等23件市政府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改)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管理,准确反映组织机构的信息,完善社会管理监督体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组织机构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代码编制规划进行编制,赋予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

内拥有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标识。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组织机构,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代码登记手续:
(一)依法建立的国家机关、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
(二)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三)经社会团体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
(四)经外事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国外或境外非政府组织驻杭机构;
(五)其他依法成立或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组织机构。
第四条 杭州市技术监督局是本市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代码主管部门),其职责如下:
(一)贯彻国家有关组织机构代码规定、标准和工作规范;
(二)统一规划、组织实施本市代码管理、应用工作;
(三)核准本市代码登记申请,赋予代码,颁发代码证书;
(四)建立本市代码管理数据库,提供有关代码信息服务;
(五)对本市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县(市)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代码管理工作,受理并核准本级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申请,颁发代码证书;建立代码管理数据库,提供代码信息服务。市代码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区技术监督

部门,办理有关代码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各行业各部门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各级代码主管部门应予指导和协助。
组织机构代码应在工商、人事、民政、统计、计划、金融、劳动、税务、财政、公安、物价、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强制推行应用。各级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代码主管部门做

好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类组织机构应当自批准成立或者核准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或者登记证书,向所在地的代码主管部门申请代码登记。
本办法实施以前已经设立的组织机构尚未申领代码证书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代码主管部门申请代码登记。
第七条 代码主管部门应当自组织机构申请代码登记之日起10日内,对所提交的依法设立批准文件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查核准的,赋予代码并颁发代码证书。
第八条 组织机构的名称、住所、性质等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在有关部门批准或核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批准或者核准变更文件,向代码主管部门办理相应信息变更登记。组织机构依法

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原代码主管部门办理代码注销手续,并将代码证书交回代码主管部门。代码主管部门对终止的组织机构应当及时注销其代码。被注销的代码不得再赋予其

他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有关部门对组织机构办理核准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应当在30日内将变更或终止组织机构的情况抄送代码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代码证书毁损或者遗失的,组织机构应当及时向代码主管部门申请补发代码证书。
第十一条 本市各有关部门在办理下列事项时,应当审查代码证书:
(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审、机构编制变更;
(二)企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年审、注销及广告审查;
(三)社会团体年检、注销;
(四)税务登记、变更;
(五)统计登记、变更、年检;
(六)制刻公章、申领车辆牌照;
(七)产品标准备案、质量认证、生产(制造)维修许可证申领、商品条码注册;
(八)车辆征费、车辆台帐;
(九)固定资产登记、资产评估;
(十)办理收费许可证;
(十一)开设、变更、年检、注销银行帐户,申办各类贷款业务,申办和年检贷款证;
(十二)办理劳动用工计划、工资手册、全员合同制手续、劳动保险、大病医疗统筹;
(十三)办理保险业务;
(十四)其他事项。
其它事项的具体使用范围和应用办法,由代码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使用失效代码证,不得伪造、涂改、出租或转让代码证。
第十三条 代码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有权查验组织机构的代码证书。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代码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应当申领而未申领代码证书的;
(二)名称、机构发生变更,未办理相应信息变更登记的;
(三)单位被依法注销后,未办理代码注销手续的;
(四)代码证书遗失或毁损,未申请补发的。
第十五条 组织机构伪造、涂改、出售、转让或使用失效代码证书的,由代码主管部门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